武汉废气处理(武汉废气处理环保设备)
春光中,记者来到湖北省武汉市灵山一期矿花乐园。行走在彩色沥青步道上,两旁的油菜花海惹人陶醉。站在绿如翡翠的矿坑湖边,映入眼帘的是一道近50米高的水瀑,飞泄而下激起层层浪花。岸边一步一景、绿树红花、春意盎然。这里原本是一座废弃矿区,这也是武汉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一个成功案例。
武汉是“百山之市”,有大大小小466座山体(系),山体面积占市域面积的9.04%。但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因过度开山采矿、采石取土,有约20%的山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013年至今,武汉市持续投入,对全市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修复规模、效果及范围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均居首位。
“尘土飞扬,寸草不生!”这是江夏区物控集团董事长周成刚第一次踏上灵山时的印象。因为灵山石材质量好,武汉水泥厂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这里开设采石场。此后30多年,灵山聚集了20多家采石场,大部分村民“靠山吃山”,灵山也成了尘土弥漫的“灰山”。
2018年,江夏区启动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灵山被列为试点,由周成刚所在的区属国有企业――江夏区物控集团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开展矿山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复垦利用、产业融合等工作,积极探索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修复废弃矿山、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新模式。
“我们邀请多个高校的专家,为灵山矿区定制了一款可行性规划方案。”周成刚说,江夏区将矿山生态修复、复垦利用、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等相结合,以灵山、将军山为核心区域,整合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水、林、田、湖、草、花、洞、村资源,定位生态旅游,致力打造国家级生态修复示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4A级旅游景区、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2019年11月,灵山复垦利用项目开始动工,危岩体清除、削坡整形、山体锚固、土地平整等工程相继实施。
由于山体破损严重,除了削坡整形外,施工人员还为山体挂上了防护网;山上需要土壤修补,施工人员就采取人背马驮的方式,将一袋袋土壤铺到山体上,44.45万立方米改良土壤重新覆盖了700余亩矿山;施工人员还把水、土壤、花草种子搅拌在一起的泥质土壤喷射在山体上,给山体穿上一件“外衣”,让光秃秃的山上能长出绿色植物。破损的山体,慢慢开始绿起来。
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治理,灵山一期矿花乐园已全部竣工。3月23日,武汉市江夏区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矿花苑”景区一期工程试运营。一期灵山矿坑公园建设面积约700亩,重点打造灵岭寻梅、荷塘月色、层林尽染、樱园春晓等生态景点。
周成刚说:“灵山一期矿花乐园已具备开展生态文化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下一步,我们将以现有的地形地貌为基础,建设花海、花田、花树、水秀等组合项目,并借助声、光、电、影等现代技术手段,策划亚洲最大的矿坑崖壁主题光影秀、‘矿’世灵山水幕情景秀等夜游产品,带给游客行进式、沉浸式互动体验和视听盛宴。”
“灵山运用社会化市场机制修复废弃矿山,既满足了项目对资金的需求,增强了国有企业实力,又能盘活废弃闲置用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可谓是一举多得。”江夏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兴雄表示。
江夏区乌龙泉街党工委书记汤纲说,乌龙泉街将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最大限度释放矿旅游文化资源,带动周边10余个村民宿产业、农副产品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拓宽经济增收渠道,增加集体收入,为村民提供大量直接就业机会,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经济日报记者 柳 洁 董庆森)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