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滤池中的细菌有哪些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污水微生物图谱中根据原后生动物与出水水质关联性将其分为:非活性污泥类微生物和活性污泥类微生物两类。以下为污水处理中常见指标性微生物图谱。
1、活性污泥类微生物
活性污泥类原后生动物种类最多,其指标对活性污泥所处状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类原后生动物作为优势种出现就可以认为此系统是较为成熟的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效果较理想,常见的活性污泥类原后生动物有以下几种:
1.1 钟虫
1.名词解释:原生动物门寡膜纲缘毛目钟虫科的通称。因体形如倒置的钟而得名。
2.形态特点:若钟形,钟口朝上,下方有钟柄具有伸缩性。
3.生活习性:无论是单个的或是群体的种类,在废水生物处理厂的曝气池和滤池中生长十分旺盛,能促进活性污泥的絮凝作用,并能大量捕食游离细菌而使出水澄清。
4.活动特点:固着生长于菌胶团。
5.指示作用:以钟虫为代表的固着性纤毛虫类作为优势原生生物时,出水水质良好,清澈透明。
6.图例:
1.2 吸管虫
1.名词解释:成虫有长短不一的吸管分布于全身或局部。属纤毛虫类可捕食浮游纤毛虫类。
2.形态特点:幼体有纤毛,成虫纤毛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长短不一的吸管分布全身。虫体呈球形、倒锥形或三角形等,幼虫固着在固体物质上后尾柄生出纤毛脱落。
3.生活习性:固着生长,用触手代替口摄取食物。
4.活动特点:幼体期自由游动;成体无纤毛,一般不游动(固著)。
5.指示作用:运行工况由差逐渐变好的情况下可见,正常运行稳定的工况下少量出现。污泥培养成熟时吸管虫也会出现。
6.图例:
1.3 累枝虫
1.名词解释:累枝虫属原生生物,因其生长形态类似树枝状故名累枝虫。
2.形态特点:个体呈细长或近似圆筒形,其柄内因为没有肌丝轴鞘存在,根本不能收缩,体宽约在体长的 1/2-1/3,前端口围较大,具有纤毛的口围盘小于口围,能显著的突出在口围边缘之外,内质呈乳白色,含有少量食泡,有一个伸缩泡相当大,位于前端,柄粗细适中,比较光滑。
3.生活习性:固着生长于菌胶团,依靠钟体上的纤毛来捕食食物,并具有伸缩性。以细菌为食物来源,特别喜好摄食大肠杆菌、假单胞杆菌等。
4.活动特点:固着生长。
5.指示作用: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时与钟虫、盖虫、轮虫等同时出现。而在生活污水中累枝虫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6.图例:
1.4 三刺榴弹虫(又名板壳虫)
1.形态特点:身体呈圆桶状榴弹形,中间少许膨大,体长和体宽的比率约为2:1。形态固定不变,个体大致呈棕褐色;由外质形成的板壳有 15--20行,板壳由横沟分成六段,每段形成一定形式和数量的“窗格”。纤毛均匀地分布在全身,胞口位于最前端,被纤毛围裹不易看到。
2.活动特点:游动速度快,因没有爬行用刚毛而不适应在菌胶团内移动,常在菌胶团外围活动。
3.生活习性:板壳虫能捕食藻类,小型鞭毛虫,以及小的纤毛虫,也吸食已经死亡的轮虫。
4.指示作用:经常在BOD负荷较低,溶解氧浓度高,所处理的水中BOD较低的情况下出现。
5.图例:
1.5 游仆虫
1.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2.本体长:135-230微米宽:75-98微米。
3.形态特点:身体坚实,不会弯曲或改变形状,系宽阔的椭圆形,背面常有凸出,腹面扁平,后半部比前半部少狭一些,后部浑圆,口缘区大而长,前触毛有7根,臀触毛5根,尾触毛4根,伸缩泡位于后半部右侧,大核呈很长的带形。
4.生活习性:主要以鞭毛虫和纤毛虫为食料,有时也吞食单细胞藻类。
5.活动特点:因其具备纤毛和刚毛的动能,具匍匐爬行能力,可在菌胶团爬行。
6.指示作用:经常在较低 BOD负荷时出现,此时处理出水 BOD通常在 10mg/l左右。
7.图例:
1.6 尾棘虫
1.形态特点:体形呈长椭圆形,但二侧差不多平行,在口缘处有凹陷,纤毛系统有8根前触毛,5根腹触毛,5根臀触毛,臀触毛的两根明显突出在体外,身体非常强直,后面 3根尾触毛长而坚硬,背部有短的刚毛。行动不灵活,时而觅食时而停留,体内充满吸入的藻类。
2.指示作用:主要以藻类、鞭毛虫为食物来源,有时也吃轮虫。在活性污泥中不常见,如果出现则所处理的水中 BOD通常较低。
3.图例:
原标题:高清图例 | 污水处理微生物图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268,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