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炼化厂生物除臭塔多少钱
世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那么,该如何将这些“垃圾”通过经济、环保、有效地处理,放在正确的位置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方萍,长期致力于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她参与的阳光堆肥房项目,已经成为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成功典型。
2014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修建了300余座生活易腐垃圾阳光堆肥房。这是一种就地堆肥化处置农村生活易腐垃圾的仓式静态好氧高温堆肥设施。因其屋顶铺有玻璃,可以利用太阳能为堆肥仓辅助加温,从而促进垃圾腐熟,故而冠以“阳光”之名。
然而经半年运行,不仅垃圾未腐熟,还散发恶臭并滋生大量苍蝇,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受金华市科技局的邀请,方萍作了现场考察后发现,主要原因在于“物料水气不调”。“由于垃圾逐日投入堆肥房,底部被压实不透气造成供氧不足,而上部物料却被太阳晒干导致水分不足。”方萍说,我们据此提出了“补气、调水、加菌种”的对策。按此建议,金东区对堆肥房进行了改造,并施用方萍研发的微生物菌剂,结果在冬季,垃圾投入堆肥房后,堆置了45天左右就腐熟成有机肥,并且没有恶臭逸出或苍蝇滋生。
“我们对‘阳光堆肥房’技术作了不断改进,已获发明专利授权两项。”方萍告诉记者,如今的阳光堆肥房配备了补气、排水、喷淋接种和排气等系统,渗滤液可循环利用。再结合应用我们的微生物菌剂,可以实现无渗滤液排放、无恶臭逸出,堆置约60天左右便能腐熟成肥。
据悉,阳光堆肥房由多间堆肥仓构成,其屋顶设有太阳能采光板或玻璃覆盖的坡顶及投料平台,每间堆肥仓至少有1个垃圾投料口;在前墙设有腐熟有机肥的出料门;室外设有渗滤液池;堆肥仓内设有补水、排水、补气、排气等用于调控物料水气状况的配套系统,以维持物料的好氧环境。
“它具有建设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能耗极低或无能耗的优势。”方萍总结道,只要物料水气调控系统配套完善,并结合微生物菌剂的应用,且操作管理规范,运行过程就无恶臭气体排放;产生的渗滤液经多级沉淀,可用于稀释菌种或直接喷洒于堆肥物料上,也可作为液体肥料用于农田灌溉。阳光堆肥房处理易腐垃圾能力的扩展性大,建设规模可根据日处理量设计,可单村建造也可多村联建。其最大特点就是可实现农村生活易腐垃圾就近处置、源头减量,并可实现植物养分资源的循环利用。
据悉,在浙江金华金东区、兰溪、婺城、武义,衢州江山及宁波余姚、北仑等地都有许多运行良好的阳光堆肥房案例。但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目前还存在不少难题。
“首先就是阳光堆肥房建设用地指标难以落实。”方萍坦言,就因为这一原因,他们在推广中就遇到了通过招投标的项目,甚至业已建设成的半成品却被搁浅的案例。其次,垃圾分类的措施尚未贯彻到位,导致有些已建成的阳光堆肥房常年空置。最后,有些阳光堆肥房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操作运行不规范且缺乏高效促腐除臭菌剂的应用,导致运行过程中渗滤液横溢,恶臭严重,蝇蛆滋生,垃圾腐熟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
“阳光堆肥房的运行包括垃圾投料、堆置发酵和腐熟有机肥出料等3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应按规范操作。”方萍指出,村民垃圾分类要先到位,保洁员每天收集农户投放于“厨余垃圾桶”内的“易腐垃圾”并作二次分拣,挑出其中误投的不会烂垃圾,清运至阳光堆肥房后投入堆肥仓。特别要注意的是,严禁投入有害垃圾和病死动物。然后根据垃圾日投加量不同,在投料阶段每天或分数次喷洒促腐除臭菌剂。当仓内垃圾堆积至2-2.5米高时,应终止垃圾投加,进入堆置腐熟阶段。
此外,阳光堆肥房技术也不适合在城市中推广。“首先场地不允许,即便在农村,阳光堆肥房的选址都已经很难,在城市几乎更不可能。”方萍说,而且城市易腐垃圾来源广、成分复杂,性状各异。特别是餐饮业的餐余垃圾汤水多,盐分、油分高,不宜直接作为堆肥原料。再者,城市易腐垃圾体量大,不仅堆肥化处置的场地难觅,而且收运压力巨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