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化工厂生物滤池多少钱
水,润泽万物,养育生灵。居家用水,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起居生活。那么,你有没有关注过水是怎样从大自然的原水转变成饮用水的呢?你所饮用的水是否安全健康呢?在用水、缴费等方面能享受怎样的服务和便利?让我们跟随西宁供水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去瞧一瞧……
七厂管理人员介绍净水过程。
“二次供水”的设备。
客户咨询报装事宜。
电脑实时监控。
水质化验检测。
春天来了,江河奔腾,水的脉络更加清晰有力。循着水流,我们从龙头追溯到源头,去看看水是怎样从原水变成饮用水,在这个过程中,西宁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又做了一些怎样的努力呢?
“二次供水”
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2月13日,在西宁市海晏花园的“二次供水”泵房,记者看到,整个泵房的环境明亮、干净、整洁,水泵、管道、水箱等设施一尘不染,泛着金属的光泽。
西宁供水集团公司二次供水管理部机电技术人员王洁琼告诉记者:“以前的泵房环境脏乱差,而且管道锈蚀,有危害水质的隐患,通过西宁供水接手改造后,变得智能、整洁、卫生。”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西宁市区及周边地区高层、小高层居民建筑及高地势集中住宅小区日趋增多,二次供水作为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者自用的供水方式已被广泛使用。经调查统计,截至2018年初,西宁市现有二次加压用户共34.7万余户,采用二次加压方式供水的建筑共3031栋,二次供水泵房793座,在用水池、水箱1068个,加压设备1382套。
西宁供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次供水管理部部长李文鹏介绍,由于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主体多元化,导致管理运行职责不明晰,设施设备运行维护责任不到位,二次供水收费服务不规范、二次供水水质存在污染风险、治安隐患多等诸多问题普遍存在。
西宁市高度重视城市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保障二次供水水质安全,提高供水服务质量,促进节能降耗,加强治安防范,对推动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具有重大意义。
2017年12月28日,西宁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西宁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对西宁市居民二次供水设施的规划建设、改造移交、运行维护、水质管理、卫生监督监测、资金筹措和使用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2018年4月,西宁供水集团专门成立二次供水管理部,负责全市二次供水设施设计的审查、施工监督、材料及设备质量的审查,参与二次供水设施的综合验收。按照“改造一个、接管一个”的原则,对既有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整合改造接管,对新建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统建统管,将小区物业管理的二次供水设施改由供水企业接管,进行改造并负责维护设施运行。
在西宁市碧桂园小区新建的“二次供水”泵房,记者看到,环境干净整洁,非常智能。
这是西宁市新建小区配套建设的首座智慧标准泵房,全套设备具有水质保障与改善、水质在线监测、高效节能等功能。通过控制柜可实时查看水压、水流、电流、电压等技术指标,控制中心可通过分析数据排查原因,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泵房的智慧安防系统可以实现门禁、照明、视频采集及报警系统联动,可以确保水质优良,全流程保障饮用水安全。
“你看这些大小不一的水泵,我们到时会根据用水时段的差异,启动不同的水泵,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而且我们的新泵房有四套系统,一套出现问题,就立即切换到下一套,不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用水。还按照国家标准每年对水箱进行两次清洗,让市民喝上安全、健康的好水。”王洁琼向记者解释道。
安全优质供水
让百姓喝上放心水
出西宁市,沿高速往北走,虽然已经立春,仍可感受到萧索之意。在大通水厂六水源管理站泵房,记者看到,汩汩清水正由地下往上涌动、翻腾,一股冷冽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西宁市的四个地下水源地之一。
据六水源管理站班长汪发盛介绍,六水源一共有22台泵房,每日运行数量在18至20台左右,每天产水量在14万吨左右,是来自祁连山脉的地下水,六水源共有13名员工负责管理站的巡视、检查、设备维修等。
“我们这里因为是地下水源,所以水质特别好,泵出来之后,只用进行沉沙处理,输送到大通水厂,在那边进行加氯处理等,再供到西宁城市主管网。你看,我们自己用的就是这个水,连氯都没加,泡出来的茶特别香。”打开水龙头,看着汩汩清水,汪发盛告诉记者。
在距离不远的西宁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大通水厂,记者看到加氯的设备正在运行。化验室里,化验员马春梅正在对原水进行化验,通过对原水添加营养琼脂,看菌落的情况。这种检查她每天都在进行,主要对色度、浑浊度、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9项指标进行检测化验。
“西宁70%的用水量是由我们厂供给的,安全供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要求员工加强巡视巡检,加强设备的保养、维护和维修。”大通水厂厂长刘利庆告诉记者。
在距离大通水厂不远的西宁市第七水厂,记者看到,工序则要复杂一些。西宁市第七水厂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乡凉州庄村西,为地表水厂,采用了泥渣回流增效澄清、气水联合反冲洗过滤的给水处理工艺,设计规模为30万吨/日。水源取自厂区北部28公里以外的黑泉水库,通过水厂逐级净化处理后,以重力承压的方式由球墨铸铁管长距离输水管线向南沿宁张公路西侧经海湖路输送至西宁市城市管网接管点。
记者跟随副厂长张睿沿着生产流水线,观看了解了整个工艺。
格栅、沉砂池—泥渣回流增效澄清池—气水反冲洗滤池—清水池,通过这样的工序处理,能够把来自地表的原水处理成合格的饮用水。
“我们的工艺是很先进的,就是为了保障供给给市民群众的是优质好水。而且你看,我们的现场人员很少,是因为我们的水是肉眼可见的,所以在安全方面控制得特别严格,实施了严格的监控门禁规定。”张睿告诉记者。
信息化建设
让供水更智能
“二次供水”关系到老百姓的水龙头,水源地和水厂生产关系到源头水质的安全可靠。除了从源头到龙头的把关,西宁供水集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
西宁供水集团积极响应西宁市“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围绕生产、建设、安防、监控、报装、营销、服务、办公等业务工作,建成了供水管网GIS系统和加压站、水厂的监控系统和饮用水管网末稍余氯在线监测平台,增强了供水管网的感知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升了信息化在供水便民服务中的作用。“基于水务大数据的西宁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平台”、“西宁供水集团加压站、水厂、水库的监控、门禁、烟感、水浸报警系统”、“饮用水管网末梢余氯在线监测平台”三个项目通过中国国家版权局审核,最终获得专利登记,该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位于西宁供水集团总部的信息中心,可以看到,各种业务工作的指标都能清晰反应在系统里,并进行实时监控,让供水工作更加安全、智能、便捷。
为了提升便民服务手段,西宁供水集团还开创了现代化缴费平台,与华夏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合作业务上相互支持,积极开发水费网上缴存软件,搭建安全、快捷、多渠道的十分钟缴费圈,方便用户通过银行、支付宝、微信等方式进行水费实时查询和预存缴纳。
“你看,打开查一查,点击网上缴费,输入自家的表号,就能查到用了多少水,费用是多少,通过手机很快就能缴费,非常方便。”家住供水小区的市民何晓青告诉记者。
除了缴费,通过西宁供水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还能享受报装查询、水质信息、办事流程、供水资讯等服务。
作者: 潘 玲 来源:青海日报